星期三, 3月 02, 2011

黑紅白,天鵝湖的三原色 - about BLACK SWAN



老實說,波特曼小姐雙臂一舉,我就呆住了,那不是天鵝翅,那是南京板鴨。

這才是黑天鵝應有的肢體語言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XBuZskWPiQ
把妖氣跳出來的黑天鵝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6xhKxDGWqo

from PTT movie seafood(節錄)



看到這段話,不自覺的打開了文章編輯器…網路真是誘人又惱人的東西
當然,以下有劇情洩漏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StxJPdQD8g 全本天鵝湖芭蕾舞劇影音連結


首先,Black Swan是齣以芭蕾舞為題材的電影,愛情、驚悚、血腥、動作(?)…怎樣都好,但不是芭蕾舞片,更不是藝術紀錄片。對古典芭蕾較熟悉的觀眾,得放下「專業的傲慢」,才能放鬆 – 如Natalie一般 – 地融入這部Darren的最新力作。


所以呢,先把芭蕾相關的埋怨一次處理完:
古典芭蕾是個特殊而嚴苛的領域。職業舞者必然變形的腳掌,層巒疊翠的厚繭死皮形成指尖的緩衝,不留意一定外八字前進的雙腳。太高的不要,胸部太大的切掉,上半身太長的請另尋高就,長相太醜的到後面當背景去。不健康性愛最氾濫的封閉環境,一個動作可能一輩子都作不好的殘酷世界。 沒有人能引導繪畫重回浪漫主義時代,古典芭蕾卻始終在百年的少數頂尖作品中,尋求19世紀的掌聲與美好。
PS:這個百年指狹隘的古典派古典芭蕾,主要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為代表


以這樣的背景作為題材,技巧上惹人非議在所難免,導演Darren想必了然於胸。

僵硬的手臂線條,蹩腳的重心轉移,單調的旋轉剪輯……滿滿的瑕疵 – 對芭蕾舞片來說。把這些表現完美,然後IMDb從60名進步到58名的?那不重要 – 對這隻感受到完美的黑天鵝來說。

當天鵝湖謝幕,忙不迭地走出電影院,在微明的道路上細細咀嚼Natalie帶來的視覺與心靈饗宴。要說怎麼樣是稱讚一部成功的電影或優秀的演員,我想這就是了。


白天鵝從王子的掌心摔落,糗態與壓力再次具現化了Lily – Nina夢想與畏懼的形象。暴力擊碎了鏡子,貪欲支配了肢體,完美壓過了痛楚。白天鵝再也不掩飾背上的爪痕,白潔的肌膚和鮮紅的傷跡,從鱗狀化為羽毛,宣告當今世人追求的真實慾望,在紅與黑的黑天鵝身上破繭而出。

黑天鵝帶著舞者的欣羨、觀眾的讚嘆回到化妝間,現實讓白天鵝重新現身,血跡不再,Lily未死,而自己的身上卻已刺穿了深深的血紅窟窿。完美才剛體會,黑白天鵝不再以鏡裡鏡外分隔兩地,她們同時顯現在鏡子前,Nina邊落淚邊化著白天鵝妝,從痛楚到難受,無助,最後轉為欣喜。這段表情的複雜變化,讓我在大銀幕前跟著抽泣,太艱鉅、太感傷、太厲害,而且 太美了。
PS:真希望隔壁的狗夫沒被我吵到…


一個服從權威、怯懦、追求技術完美,簡直是為了白天鵝而生的Nina。從偷走前女王的口紅開始,露出了那一絲真實的慾望。被湯瑪引出來,被Lily逗弄起來。把幻覺和大量明顯的暗喻結合成轉化的過程,蛋糕、母親、刮破的鞋底、折斷的硬底……總在渴求認同眼光的Nina,狂吻湯瑪的Nina,實現母親夢想,最後完美落下的Nina。若是來看主角的演技和轉折,這片從99分起跳不為過。


要說對這部電影有什麼芭蕾以外的不滿……就是Darren用了好幾次轉頭時突然出現角色的手法。這可以製造驚悚效果沒錯,但,請不要一再使用。Black Swan不是專門嚇人的驚悚片。
不要刻意嚇觀眾,要嚇Nina,讓Nina的表現來嚇我們,震撼我們。
親愛的Darren。


音樂因為95%是用天鵝湖的原曲,沒有符合Oscar的入選資格。但如果對天鵝湖的原曲有一定的印象,就能感受那天鵝湖原本的情境如何巧妙的融入這部電影中。音效時有佳作,即使稱不上驚豔,也絕不平庸。


白天鵝轉生為黑天鵝,仰仗的是血紅的雙眼和濃豔的血漿。
黑天鵝重返回白天鵝,血絲消褪帶來幻想的終結,眼中無紅絲,地上無鮮血,只留下用腦內啡抑制的痛楚,催促白天鵝完成最後的演出,Nina終於微笑的接納了自己黑紅白共存的身份。
黑紅白三種鮮明的色彩,不用像「告白」中刻意營造的灰色色調,不那麼顯眼,卻又淡淡的、逐步的侵蝕我等的視線,描繪Darren和Natalie的完美。

完美,存乎一念。用紅白黑三種顏色,讚美它。


PS:前面的芭蕾相關因為FB當掉,提不起興致重寫,就簡易版本看看吧…

星期四, 11月 25, 2010

WS is over... what? when??

11/3,巨人拿下2010 WSC的舊文

--

說實在的今年MLB世界大賽給我的感覺就如標題所述,在一點感觸都沒有的情況下結束了。OK,除了在Feliz身上看到十五年後也許有人可以挑戰Mo的成就,以及Renteria又證明了他在NL比AL好的多

當然,巨人球迷才不會管我在這邊說五四三。只要他們支持的球隊最終獲勝就夠了

球迷並不至於期待01年那般驚天地泣鬼神的七場廝殺再現,但兩場Ace對決成了一場打擊戰,另一場在Renteria抓到Lee的Cutter時幾乎就宣告結束了,即使Cruz給了現場的球迷一點希望。另外三場TEX的打線彷彿拷貝了上一輪他們擊潰的NYY,同等的沈悶

Cain整個Postseason成績無話可說,但出賽場次的分配讓他連沾到獎項的一絲機會也沒有。相信他最重視的是WSC,不過在Timmy獲得如此多鎂光燈的同時,Cain絕對值得看到最後一刻的球迷們紅腫的掌聲

Giants的打線出乎意料的壓過Rangers。短期賽的表現無法預期,但至少該有準備,而且毋庸驚訝。希望Ron Washington以後都能像最後一場,記得有Feliz這個最好的RP可以派,而不是等到戰績和Feliz一樣都發霉了才想到他

Lee 的走向會是這個休賽季最大的焦點,這個WS另一件事就是證明了Lee也會被打垮,John Smolz或科席林也一樣 - 兩位最偉大的季後賽SP。不過這個事實並不會影響Lee的身價,而TEX在Ryan接任後也毫無疑問的仍需要Lee作為這支球隊的Rotation中核。價碼的問題全美作家可能有七成在預測,從最保守的4yr/90M, 5yr/100M到5yr/125M這種把NYY當傻凱子噱的天文數字都有。對於Cashman的建軍來說Lee當然是今年最重要的對象 - 能用錢解決的比起送頂尖新秀要更實在 - 但作為紐約洋基的GM,Jeter和Mo的合約就算不是最快要解決,也是最重要的「公關」工作。Jeter毫無疑問的要複數年合約,經紀人開出的數字也不會比20M低多少。給一個未來連OPS+110都很難達到的SS(防守範圍還很小)一年15M聽起來蠢翻了,但這是我想像中Jeter能接受的最低數字。讓一個全MLB的代表選手,當家球星,紐約王子在這裡光榮退休和邁向「自我感覺良好的」四千安,就算Hal和Cashman再怎麼不想付這筆額外費用也一樣。至於Mo說過不排斥一年一簽,但以現狀來說,一年13M恐怕是殺價的極限。Andy只要他肯投,合約經過過去兩年的過程應該夠熟練也沒啥好關注的。總之NYY能騰出的payroll並沒有表面上這麼多,而且Lee在TEX的效應和意義比去NYY要更巨大。TEX球迷大可不用擔心要拿出1yr/23M+ 的五年合約才能綁住Lee。至於其他球隊...Nationals? 很遺憾,Lee要的是能挺進季後賽的陣容和夠多的銀彈。Harper長成B.Bonds,Strasburg長成R.Clemens,再加上Lee也還離國東冠軍十丈遠。扣掉Lee還有什麼選擇...working horse"s"

我們並不能也不希望任何人操縱季後賽,但Selig要在2012擴張季後賽名額,再對比今年的WS,會不會2012之後的WS只剩下兩座城市的人在觀看?讓人氣和這幾天的TEX棒子一樣冷?

我不信神,但衷心的希望 - God Bless American

別再罵「象牙塔的恐龍」

FB的舊文

--

*被小寶說服了,就把一些阿扁一審的閒聊貼上來吧
不小心點進來的看倌若很不爽,下頭留言盡量罵無妨,我臉皮有點厚的 Haha~

--

周占春法官只代表社會群象的一面,恰巧落在萬眾矚目的位置。好事者有之,既得利益者有之,湊熱鬧有之,借頭條發洩生活不滿有之。鋒頭過了,就讓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繼續關心棄保和回官邸睡覺。花點時間關心也好,但生氣抗議什麼的力氣還是省下來,關心文化展覽比較正面

時代在轉變,犯罪和法律都會與時俱進,而犯罪永遠領先一步,就像詐騙集團。對一份不完美的法條嚴謹的解釋遵循,是一種脫離社會的堅持,但也不失為一種美學

象牙白的美學

周法官不是沒有道理的判決,雖然對於社會輿論來說是少數派,但今天機運站在這邊。你說這是阿扁和其他被告的機運嘛?不,至少我不覺得。如果周法官在第三審抽到審判長,那才是阿扁的機運。無論過程如何,三審必定會有,輸的那方不會就此投降。要我來說,這是國民黨五都選舉的機運。只是泛藍會希望這在選舉前一天宣判,才能得到等同兩顆子彈的助選

堅持法條的法匠遭民眾與輿論唾棄,是法律現代化的過程。哪天法官太過偏向輿論,反面的意見將再次導正回來。在情與法之間不斷擺盪,去尋求那永遠不存在的絕對平衡點。也許在某些案子上像周法官這樣的人才能帶給我們最滿意的判例。但這判例恐怕僅有法律人會注目。好事不出門,尤其法律人的大門特別森嚴的嘛

我認為阿扁有罪,我也不同意周法官的判決,但並不會因此批評他,至少不會為了這案子。正如基因的多樣性對生物適應環境的價值一般。正如不久前性侵嫌犯被以法律角度獲判無罪的例子一般。社會大眾能關心法律和法官的適切與否問題,這可是社會進化的過程,高興都來不及了

把你的咒罵留給小強吧,不管有沒有理由都可以討厭牠。別再關心陳致中的手機序號或大S的交往密度了,突出的小肚肚和肥滋滋的大腿脂肪才需要你的關心

給只想看結論的人健身常識整理

1. 脂肪累積位置看體質,有的人先瘦腿,有的人先瘦腰,和做的運動基本上無關。練腿不會瘦腿,只會讓腿部肌肉增加。如果想瘦的位置老是瘦不了...練到多餘的脂肪全消失總是會輪到的

2. 無氧運動練肌肉,有氧運動消體脂。建議過程:伸展熱身5分,無氧運動15~30分(組數看個人承受能力),短時間休息並補充能量,有氧運動30~45分,伸展放鬆。一週三次持之以恆,兩個月就可以感覺到差異,半年後體態和曲線會有很明顯的改變(嚴格來說無氧和有氧運動分天做比較好...)

3. 重量訓練每次增加的幅度要小,例如伏地挺身一開始只能20下,每兩次加一下,慢慢增加,不到半年50下也輕而易舉囉~ (參考:我待宜蘭受傷時只能做27,28下,現在大概160下)

4. 女生不用擔心重量訓練會練出大塊肌肉。如果不配合蛋白質餐等飲食控制加上非常大量而有規劃的訓練,要練出肌肉線條是相當不容易的。肌肉能消耗的熱量比軟綿 綿的贅肉更多,背肌對常坐辦公室的現代人很重要,更不用說女性(男性?)重視的胸部和臀部曲線,適度的肌肉都會讓形狀更漂亮

5. 要練出好看的體型每個人需要的訓練過程不同。除非目標是魔鬼筋肉人,否則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如何把效率最大化,最好由健身教練量身訂做或好好參照網路資訊後,寫成完整的一篇計畫,發到健身論壇上聽聽其他人意見(不嫌棄也可以問我啦...)基本原則是全部都練,不要只練單一部位。肌肉越大會需要越多時間的訓練來維持,過猶不及~

6. 脂肪不會變成肌肉。脂肪和肌肉細胞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先吃胖再練這種獅子的鬃毛就別再拔了

http://www.exrx.net/Lists/Directory.html
有GIF動畫,也有各肌群的鍛鍊示意圖,很方便的網站

http://www.takesport.idv.tw/gym/articles/readarts.asp?id=33&p=class&pp=5
增大肌肉的十三原則,想當猛男的把這原則謹記在心吧~

空與白的力道 - 談「屋漏痕」公演

這篇算重操舊業,不用敬稱
不過今天只是短短的記錄一下想法~ 動輒堆砌四五千字的年齡已經過了 :)

--

在林懷民的舞台上,總有飽滿的存在感。

濃厚的筆觸,多彩的肢體,從裡到外的內涵爆發,舞者布景音樂的若即若離,構成遠超我等視野的廣闊意境。安靜、寧定、但滿溢的存在。從繁複到簡潔,舞者和編舞者都追求簡單的力量。力來自由靜轉動,更深一層,自靜而更靜,意而未發。

八度斜角的舞台,來自實際面的考量。社會化的頂尖藝術家給予「一日架台」他的解答:八度、折角A4與反白投影。並不是說來冠冕堂皇、自我追逐的所謂書法意境。平民而現實,不改其衷的創作;今日與昨晚總會有些變化的舞蹈;從不滿意,但也震撼全球的感動。藝術家抱著數字、生計、理想與幽默,持續進化。

寫好的書,放在架子上三十年,還是那本書,僅邊緣泛黃,車線乾縮。動作是活的,人也是活的,每一天每個人或每次排練,舞作無法重複。當舞者的單影在投影水墨間徜徉扭曲,他揮舞筆頭,卻沒有筆身,筆身是編舞者與舞者熟成度的融合,是株仍在成長的樹苗。

舞者們對跳,在聲韻中自行組合此時此刻的姿態。投影若排練般流動,舞者收勁佇立,從深沈墨色與模糊人影變化歸為寧定。在無識之士震動的手機聲畔,聆聽自己的摒息,直至墨色收斂於空白,舞者自空白放開,未臻完美的空白,糾結肺葉的強韌力道;任由喘息,彷彿投射自身於八度斜角的一端。

11/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