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9月 27, 2009

9/13 品酒會no.01 之初試啼聲(下)

那麼,正式進入四款酒的介紹。

1. Montes classic, Casablanca Valley; Chile, 100%sauvignon blanc(白蘇維濃)

開場的第一支就是智利的青草天使。用白蘇維濃釀製的這款,口感平衡,香氣超乎同等價位的水平。配上camembert乳酪,原先略微刺鼻的青草香氣似乎完美的趨於和緩,還能在口中奏出青草、熱帶水果和乳香的大地和弦。

camembert乳酪是法國著名的入門乳酪之一,完熟的camembert中間是半流質的模樣。相較於Brie多了一點發酵的重奶味,和甜白酒及較light的紅酒搭配大多有不錯的效果。哪天參加廠商舉辦的品酒會時,如果有乳酪可配,不妨瞧瞧是不是在餐盤的一角。

2. Chateau Bois Pertuis 06'; France, 75%Merlot(梅洛), 25%CS+CF(卡本內蘇維濃+卡本內佛朗)

04, 05年份都有很好的評價,並獲得波爾多金牌大獎。這次喝的06年份,開瓶醒過酒後,有種濃濃的甜香,稍微黏膩,但又不同於甜白酒那種在口中化開的糖霜甘味,可說是一種甚具侵略性的香氣。
隨著份量的減少,其酸味漸呈,整體的口感也變的穩定,而非初入口時互相打架的刺激香味。

這支有足夠成為好酒的本錢,但平衡度和成熟度,應會促使顧客選擇這款04, 05年份而非06年?

PS:一時找不到06年的圖,04年份頂著先


3. d'Arenberg Laughing magpie, Mclaren Valley 06'; Australia, 94%Shiraz(希哈) +6%Viognier(維歐涅)

第三支是來自南澳-達令堡的希哈混血。用希哈和其他葡萄品種搭配,可以適度的減緩希哈強烈的香料氣味,也不限於紅葡萄品種。像維歐涅,就是白葡萄品種之一。不過因應搭配種類,可能會喪失了一點性格。當天的五支酒,這支是最難留給我印象的。穩健,殘留的梅果味及搭配羊奶乳酪都很適合,整體表現較前一支伯翠堡為佳,想要招待友人做入門款式可列為選擇之一。

頂級的希哈紅酒建議搭配中國菜的烤羊腿;平價的希哈紅酒則是和咖哩牛肉或韓國烤肉很契合




4. Batasiolo Bosc dla Rei Moscato d'Asti; Italy, 100%Moscat Blanc(白麝香)

第四支收尾的甜白酒,是在葡萄酒圈耳熟能詳的義大利平民名品。這支微氣泡甜白酒有濃濃的荔枝香,加上氣泡在口中散發跳動,像是高級的荔枝口味汽水。也許滿足不了經歷豐富的葡萄酒專家,但做為推廣葡萄酒的角色,對於任何少喝或不喝葡萄酒的對象,都是極具魅力的一品。萬試萬靈,不蓋你。

劣質的甜白酒喝起來是相當痛苦的,就像鮑魚挑到下等品,別說享受口感,連咀嚼都有困難。幸好台灣並非生產地,喝到劣質甜白酒的可能性不高(沒人喝的還進口,進身體健康嗎?)



這支的荔枝味雖然強烈,但搭配乳酪tete de moine卻有相輔相成之效。Tete de Moine是一種乾酪,嘗上一小口就會散發奶油一般的味道,清淡的它非常適於用作點心乾酪與新鮮水果一起食用,或者和味道強烈的事物搭配。它另外有的外號叫剃頭(修士)乳酪,原因來自品嚐此乾酪時常會運用一種機器叫做girolle,用girolle將tete de moine削成薄片的過程被比喻為剃頭(也許有些牽強,但跟星座造型比起來,這種類比小case囉~)


最後的追加款,是來自中國河北的霞多麗(夏多內)干白葡萄酒,大家掌聲鼓勵......個頭!

具某人所說,新疆的白酒很出色,但黃山之旅的機場購物行程實在找不到地方限定產品,敝人只好找了一紅一白外加西藏青稞酒「以多取勝」這樣。幫大學好友餞行那天,青稞酒一開,其猛烈的白醬油香就讓我們回想起,過去調酒時與黑醋栗利口酒分庭抗禮的醬油味。個人認為配上泡菜和韓國烤肉應是不錯選擇。至於上述的霞多麗白酒,竟然也如出一轍的帶有「稍微」不那麼濃的醬油....青稞味。用來炒菜,可以一次兼醬油和米酒的功能,めでたしめでたし~

且不論是否真的適合韓國菜,只要不是有「葡萄酒配醬油很讚」這種與眾不同偏好的饕客,買中國產的葡萄酒....尤其白酒,建議三思而後行,畢竟並不便宜,900台票已經能買到很好的大眾酒款或普通的二級酒了。


第二場品酒會暫訂於10/17,18的週末舉辦,主題是智利產區,詳細訊息請參照nelson的BLOG